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,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、提高競爭力。近年來,雅安市雨城區工商聯認真執行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,聚焦營商環境改善的“痛點”“難點”“堵點”,發揮自身優勢,切實履職,以務實的舉措,助力雨城區營商環境優化,護航民企健康發展。
一是加強組織領導,提高政治站位,致力于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。聯黨組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,并成立了黨組書記任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小組,統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。同時,加強學習宣傳,引導機關干部職工提高站位,統一認識,牢固樹立營商環境既是生產力又是競爭力的理念,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、個個代表雨城形象的觀念,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。
二是加強專題培訓,提升企業素質,致力于增強民企發展能力。以提升民營經濟人士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信心和能力為目標,圍繞企業管理、政策解讀等內容,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專題培訓,先后開展“企業家論壇”、暑期教育實踐活動、等各類學習培訓活動20余期,培訓會員600余人次,有力提升了民營經濟人士經營管理和創業創新的能力。
三是加強服務保障,切實助企紓困,致力于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著力政策宣傳,通過座談會、走訪調研、發放政策匯編手冊等多種方式,大力宣傳雨城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二十一條、復工復產、減稅降費、擔保貸款、失業保險援企穩崗等各項涉企助企惠企政策。開展企業資金需求調查、組織企業參加銀企對接會等,協助30余家民營企業落實貸款4300余萬元,幫助民營企業緩解融資難。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圍繞“4+1”綠色工業體系、“3+3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“3+5”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,發展綠色載能產業,提升科技創新能力,助推民營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。目前,雨城區高新技術企業已認定13家,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家。、
四是加強機制建設,立足民企發展,致力于構建親商愛商的營商環境。積極推動區級黨政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、區級黨政領導聯系行業商(協)會制度的建立完善,為民營企業和商(協)會開通反映和解決問題的直通車,暢通訴求反映渠道。會同區人民檢察院、區法院、區民營經濟局,建立了與民營企業溝通聯系的機制,推動基層商會開展“楓橋式商會”創建,為良好法治營商環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礎。廣泛開展“法律服務進企業”活動,引導企業用好“四川省民營企業維權服務平臺”“雅安市民營企業維權服務直通電話”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上報民營經濟及民營經濟人士先進典型案例20余個,報送宣傳信息70余篇,被各大媒體網站采用40余篇,營造有利于“兩個健康”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,增強企業發展信心。